epoekie-01.jpg

醴泉居

醴泉居”创办于清顺治十七年(1660),为济南最早的酱菜园。创办人是长清县赵家庄的陈某,1911年因为增加了股东,由“独资”变为“合资”。醴泉地处济南府城西门外,“醴泉居”所处的江家池街,在济南开埠之前较为僻静,虽然距离西门不远,但居民住家不是太多,所以陈某当初创办酱菜园时,索性便将“醴泉”圈进了院内,并以“醴泉”作为店名。

 

旧时的酱菜园大都经销自家酿制的酒品,“醴泉居”也是如此,而且其经销的白酒、黄酒,皆是用泉水酿制而成,所以爽口、香醇,特别受人们的欢迎,不仅畅销济南,而且还销往山东各地,就连附近省份也有销售,据说其黄酒还曾成为御酒。当年济南的那些知名饭庄,如燕喜堂、汇泉楼、聚丰德等,所需酱菜大都是从“醴泉居”进货,并以此为荣。旧时估衣市街并不繁华,江家池街又属于背街小巷,而“醴泉居”的酒却能“醇芳胜四海,高酒卖背巷”,可见其名气之大。

 

当年“醴泉居”的店面是临街的几间穿堂屋,过道在中间,两边是柜台。院内有处石砌泉池,池壁上有“醴泉”二字。池子约有两米见方,里面养有一条1米见长,碗口般粗的鲤鱼。因为这条鱼年岁大,且没有人能说清楚它在池子里待了多少年,因而便被有些人视为“神灵”,鱼鳃上的那副耳环,传说是韩复榘的夫人为其订做的,“醴泉居”的广告也是以这条鲤鱼作为商标。那些年很多人到“醴泉居”,既是为了买酱菜,也是为了观赏这条颇有神秘的鲤鱼。济南战役期间,这条鲤鱼被隆隆炮声所震死,死后被主人埋在院内的老石榴树下。

 

“醴泉居”的酱菜有几十个品种,主要有糖蒜、醋蒜、冬菜、龙须菜、合锦菜、酱包瓜、酱蘑茄、酱花生、大酱藕等。因为酱菜制作之用水,皆是取自于泉水,所以味道醇厚,吃起来格外爽口。当然,醇厚也好,爽口也罢,其实都离不开精于选料和精工细作。

 

精于选料就是对原料产地、品种、规格有严格的选料标准,不符合标准的绝对不要,更不会以假乱真,以次充好。例如:当年山东各地所产黄豆的品质都差不多,但作为制作酱油、豆酱的原料,还是以胶东产的“八月白”为最佳,所以“醴泉居”采购黄豆是非“八月白”不要。再如,制作酱菜离不开疙瘩头(辣菜疙瘩),济南东郊马家庄、窑头所产的疙瘩头品相不错,但在选购时,必须是无虫蛀、不糠心、表面圆润,且重量在半斤以上的。再如青萝卜,产地必须是西郊段店大、小饮马庄的,品种必须是“象牙白”“露八分”“碌砫棋”,而且还得入口脆甜,无邪味、无杂质,个头在1斤以上的。如此严格的选料标准,说起来就让人不免交口称赞。

 

酱菜的制作有盐渍和酱腌两种工艺,精工细作就是根据原料的根、茎、花、果、叶等不同部位,采用不同的制作办法。例如盐渍法,有适用于芥根等的单腌法,有适用于瓜菜的双腌法,有适用于莴苣等的三腌法,有适用于宝塔菜等的浸泡法,有适用于萝卜干等的腌晒法,还有适用于大头蒜等的浇卤法。上述这些制作办法,虽然用的辅料都是咸盐和原卤,但浓度不同,操作程序不同,搅拌次数不同,腌制时间长短也不同,如此分门别类,味道醇香自然而然。

 

酱菜的制作也是如此。不同的原料有不同的配料、不同的程序和不同的酱法,或许差那么一星半点的,顾客可能味觉不出来,但行家却能品尝出来,声誉为先,绝不马虎,这是“醴泉居”的酱菜能博得人们喜爱的根本原因。

域名转让 & 诚寻合作

Copyright 2017-2022 怡宝祺®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:lee@iqa.org